这个秘密埋在你心里很久了,好几次在生死边缘,你都想一走了之,但最后你还是带着不甘心,默默地回到这个讨人厌的世间。
有太多事情你无法理解。为什么明明你是受伤的人,现在却要躲躲藏藏像是个罪人?为什么最亲近你的人,却伤害你最深?为什么其他人在事发时袖手旁观,在事发后又要你家丑别外扬?
没发生的事情不要乱讲!、你一定要把家里搞得风风雨雨才甘愿是不是?都这么多年了为什么你还不能放下?妈妈这样说让你更困惑了。
你心里想:难道我的感觉和记忆是错的吗?如果是错的,妈妈为什么要这么激动?如果是对的,为什么现在她要站在对方那边,对我生气?
你想过很多种可能来说服自己。
可能妈妈真的不知情吧,不能怪她。
还是那件事真的是我的妄想??。
或许,我本来就是一个很糟糕的人吧?
因为我本来就很烂、很破,所以这样被对待也只是刚好而已。
真的是这样吗?
十三岁时,父亲钻进我的被子里,摸了我的身体。从那天起,长达七年的恶梦就开始了,我完全无法理解自己为什么会被这样对待。经过了一段时间,我实在是忍不住就跟母亲说:『爸爸晚上都来跟我一起睡,害我睡不着。』我无法告诉母亲细节,彷佛只要我说了出来,好像这个世界就会彻底崩坏。直到我二十岁,父母离异为止。这么多年来,我一直想问母亲,于是终于鼓起勇气:『有件事我放在心里很久了,我一直想问你??你为什么不阻止他?放任那个人做那样的事?』话还没说完,我就已经泪流满面。
这是《十三岁后,我不再是我》作者山本润在书[1]中的自白,七年的凌迟、十几年的疑问,像是枷锁一般困着她。她可能跟你一样,尝试用各种角度去理解妈妈为什么会这样做。
然而妈妈的回答却是:我不知道有这件事。
我还是个小孩,我觉得不要说比较好。要是说了,引起什么重大变化,或破坏了我生活的世界,那就不好了。或许有这些顾虑,我才会避重就轻地用『爸爸钻进我的被窝害我睡不着』的说法表达这件事。可是,如果当时妈妈问我『有没有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?他有摸你吗?』,我很可能会说『有』。但我当时只有十三岁,说出『害我睡不着』已尽了我最大的力量来抗拒爸爸做的事。
妈妈完全按照字面的意思接收并理解我所说的话,她用强硬的语气对爸爸说:『润说她会睡不着,你不要再去她的被窝里睡觉了。』在此之后,爸爸有一段时间没再来找过我。没想到等风头过去后,他又再次钻进我的被窝。爸爸的行为模式总是这样,等事情过去后又故态复萌。先是做了错事。消失一阵子。接着再次出现。他的人生不断重复这个过程。
人生最大的悲剧,就是活在自己的谎言里,因为你怕事实说出来会瓦解一切,所以步步为营。
但比这个更痛的是,原先你期待其他人会帮你揭穿谎言,他们却没有。
一家人一起共谋,没有人愿意面对现实。
当冲突在现实生活中隐没,就会潜入你的内心变成折磨。如果你停止这种凌迟,那么,我们可以先从我发生了什么?开始。
我发生了什么事:理解性暴力
未经同意的性言行就是性暴力这是最重要的基本定义*。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的定义,性暴力是指施暴者透过强制或胁迫等身体暴力手段,企图强迫他人跟自身发生任何形式的性关系(强暴、强暴未遂、强制猥亵、性骚扰、卖身、性暗示等)。这些行为不论:
- 施暴者是谁:丈夫、太太、男友、女友、陌生人??
- 发生地点:家庭、职场、公共场合,全部属于性暴力。
- 施暴者与受害者的关系:关系很好或关系很糟,亲近或疏远,意思就是说,不要以为他是你爸爸或他是你女友,就可以逼你做你不想做的事。
总之,只要其中一人是不情愿的,另一人强迫为之,就算是性暴力。
你可能觉得这离你很遥远,但你知道吗**:
- 中国每半小时就有一起性侵案发生(而这还不包括未通报的黑数)***
- 其中,92% 受害者是女性,8% 是男性
- 成年(18 岁以下)的受害者占 67%
- 男女朋友就是施暴比例最高的人(2017 年资料,占 17%)
- 有 2/3 的发生地点在被害者熟悉的地方
*本段修改自[1]复原指南(1)
**对这些资料有兴趣的,可以参考女人迷的简报以及卫福部资料
*** 2017 年资料,一年总共通报 14217 起,换算下来一小时发生的案件是 1.62 起
比这些悲剧更悲剧的是,受害者往往得不到关心同理,还会被谴责??。
你是不是想太多了?
应该明白表示自己不愿意啊!
谁叫你要那么做??。
彷佛是受害者先做了什么错误的言行,才会遭到性暴力。如果你也曾听过这样的话,那我要郑重地跟你说:发生性暴力不是你的错*!
可是,如果不是我的错,那为什么大家都怪我?你可能会有这种疑惑。
其实,这就是传说中的责怪受害者效应(victimblaming)[6][7],他们藉由谴责你,终于可以:
- 把自己和你区分开来(我是好女人,你是坏女人,我会保护自己,你不会)
- 获得控制感和心理上的安全感,悲剧只会发生在不检点的女孩身上,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。
只是,在做这样区隔的同时,他们也一并区隔了人们最珍贵的两种情感:同理和爱。尽管你现在已经知道这不是你的错,但因为你已经长期被洗脑了,所以还是觉得心中哪里怪怪的。
在你内心深处还是相信着:是因为自己不检点、不会拒绝、不懂得保护自己等等,来引诱对方犯罪,不然为什么别人都没事,就只有你被性侵呢?
*本段修改自[1]复原指南(1)
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:性暴力的影响与复原
眼看伤害你的人,过着若无其事的日子,身边的人不断称赞他是个好人,你就有一股莫名的恶心感涌出来。
难道这真的是我的『报应』?
如果他真的做错了,为什么一点罪恶感也没有?
明明他才是坏人,为什么痛苦的是我?
反覆思索,找不到一个好理由,各种感受却波涛汹涌,你很怕被情绪淹没,所以你选择自我麻痹,假装忘记那件事情。也有些人对于当下的记忆完全是空白的(解离,Dissociation),因为记得太痛苦了,大脑干脆自动断线。
我永远记得一位朋友跟我说出她被性侵的那一幕:
那时候,我好像是飘到半空中一样,用第三人称的角度,看那禽兽趴在我的身体上抽送。没有悲伤,没有痛苦,没有愤怒,没有感觉,就像是看电影。后来好多个晚上我都用这招『躲过』痛苦。我跟自己说,他强暴的不是我,只是我的身体,是另一个女孩。藉由这样想,我才能活到今天,可是却有了一个后遗症??。
经历巨大创伤却没有好好疗愈的人,会变成悲伤剥夺(disenfranchised grief)[8],可能突然落泪、失眠、感到极度愤怒、身体不适,甚至什么也感觉不到[1]。
这些冷不防的悲伤是很正常的现象,它在提醒你要去面对自己一直逃避的某些议题,如果你身边的人都不能同理你,那么可以考虑和专业的人员讨论(如图表)*。
心理治疗有用吗?
你可能会有些担心那些治疗有用吗*?(你也可以来听听王浩威医师怎么说)作者在书中提供正反优缺点,让你自行比较选择。
我听过一个比喻,心理治疗就像是做牙齿矫正一样,急不得[9],其中值得注意的有三点:
- 改变需要时间,可能半年也可能好几年。
- 改变一定会有疼痛产生,小痛小改变,大痛大改变。
- 除了治疗师的技术之外,他和你之间的默契也很重要
求助资源
感觉像是踩地雷阿~那要怎么挑治疗师呢?作者提供了两个方法供参(引自[1]p.72):
他是否理解何谓性暴力,并且具备相关知识:通常会写在治疗师经历里面,或是初次面谈的时候,你直接跟接待你的人说你的期待,让他帮你安排有经验的人。
当你觉得对方值得信任,可再确认自己与对方是否有所连结:透过看书、听演讲,亲自和自己觉得可以信任的人或团体碰面,确认对方是否适合自己。此外,选择与自己合得来的人,较不容易出错。
如果你还没准备好,或是有些担心,你也可以上这两个网站,根据你的选择客制化帮你筛选适合你的治疗师:
- 中国:华人心疗
- 中国:简单心理
尽管超过 80% 的心理治疗是有效的[10],你仍然可以自由选择要不要走上治疗之路,就像很多牙齿歪扭的人也没矫正就进坟墓了一样。
只是,你可能会开始出现成瘾行为。
*整理修改自书[1]内表,p.73
为何会成瘾:性暴力的创伤与因应方法
那天以后,你是否曾:
- 过量饮酒、抽烟
- 大量购物
- 吃大量药物
- 对某些事情上瘾(咬指甲、拔头发、用针刺自己、工作、赌博、购物、电玩、网络、性爱成瘾)
- 暴食催吐
- 自残自伤
当然,还有更离奇的反应,例如作者山本润曾经有想喝尿的慾望,她被自己这个诡异的慾望吓到了。
我想活下去,可是我又好想死。喝酒可以让我暂时麻痹,但成瘾是把双面刃,我就像是走钢索的人,只是这条钢索刚好还没断而已。她说([1],p.75)。
为何你会对某件事成瘾?
成瘾的原因相当复杂,不过其中一个原因是:你透过将注意力放到感官和痛觉上[5],以忘记、压过那心中更深更纠结的痛。但心中的伤痕是很吊诡的东西,往往你越是逃避,它越是鲜明。
每次经过警察局或医院,我就会有莫名的恐慌。有几次我几乎要被自己给淹没,种种黑暗让我像是溺水的人。一刀割下去,让我有一种『浮出水面深呼吸』的感觉。我曾听一个 7 岁被性侵的朋友分享她的经验,可见得痛觉是暂时逃避痛苦的方法[5]。
但你也知道,这不是长久之计??。
环境线索的促发(trigger)
允许自己在还没准备好的时候暂时逃避,对自己温柔很重要;但也试着给自己走出来的机会,因为就算你可以假装没事,还是会因为一些环境线索而促发(修改整理自[1],p.90):
- 与加害者相像的人:背影、性别、名字
- 受害地点:场所、类似环境
- 与受害时类似的状况:如脱衣服时、睡觉时
- 受害时看到的东西:如衣服的颜色、物品,或这份简报
- 与受害有关的感觉:触感、味道、声音
- 相关资讯:新闻、与性有关的话题、性教育
- 与受害后面临类似的情景:类似医院或警察局的环境,像我朋友一样,因为当年她光笔录就做了 3 次、医院躺了一周
用佛家语来说,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*任何一项都可能是让你发作的按钮。有没有一种骇客任务在躲红外线的感觉?
听起来很惨烈,但书中也很实用地比较了让受害者活下来的方法(如上表)。只是,我的想法跟作者阿润(叫得好像我认识一样 XD)比较不一样的地方是,我认为即使是有害的方法也是有用的[11],在心灵很脆弱的时候,自残、逃避,势必也有它的功能,让你减轻一些痛苦。
只是说,倘若过去你习惯面对创伤的方式开始有些不管用、甚至副作用越来越多的时候,而现在,就可以是一个改变的小契机!
说得简单,要怎么做呢?
首先,你得先意识到自己的界限。
*详参六尘
什么是性创伤:意识到自己的界线
阿润说,性暴力会伤害我们对性的态度,显现在行为上会变成两种极端(修自[1],p.127):
- 性爱成瘾*:过度的、激烈的、蜻蜓点水的、多重关系的性行为,在这些关系当中你只得到暂时的满足,但你很清楚,心理还有一个巨大的洞,你越是尝试用性爱来弥补,它破得就越大??。
- 性爱恐惧**:对异性的靠近有所恐惧,甚至对所有人的靠近都感到不舒服。
你的内心有很多复杂的纠结,在性、自尊、爱之间打转,就像一团棉线球,找不到出口,这些都是性创伤(trauma)的症状。
一项研究发现,家内性侵受害者会有以下症状[12]:
- 对自己看法负面,自尊低落,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
- 尝试伤害自己多次、对身体界线模糊
- 人际关系上的适应困难
另一项研究描述则更为细腻[13],加害者为强者情结:个案于 24 岁时被一刚交往的男子性侵害得逞,但在一审时因从一而终的处女情结而原谅了他,并成为他的女友。在日后的相处上,会有互相暴力行为出现,当自己对男友有暴力的行为时,情绪会获得缓解。
阿润则是引用精神科医师宫地尚子女士的观点[14],更深刻地剖析这个伤口中,存在一种矛盾:
由于身体背叛了自己的主观意愿,因此被害者会憎恨自己的身体。甚至在精神上责备自己,怀疑自己就是想被性侵,认为自己也是性侵共犯。([1],p.129-130)
于是,你在裂缝的两端摆荡,在过度性激发与过度恐惧中摇晃,各种未知和复杂、罪恶和自责、痛苦与纾缓包围着你。如果你也在这片沙漠徘徊,那么你可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立界限(boundary)。
*[1]书中用的是过激
**[1]书中用的是封闭自己的性行为
意识与维护自己的界线
界限,指的是让你感到安心的范围,而性暴力是最严重的越界行为,如果你曾被如此严重的越界,那么你可能([1],p.128-130):
- 对性行为感到恐惧,抗拒性爱
- 就算做爱,也无法感到愉快
- 当身体有幸兴奋反应时,会感到罪恶
尽管你有这些感觉,而且这些感觉也是真的,我仍然要再说 3 次:这并不是你的错、这并不是你的错、这并不是你的错。身体的性兴奋并不等于你想跟对方发生性行为,充其量只能说是你的身体知道这个人在生理上可以跟你做爱[15]。
如果你看到一个男生(或女生)勃起了、甚至下面湿了,并不需要感到罪恶,这其实就等同于你经过一家餐厅,肚子咕噜咕噜叫一样,肚子是告诉你这里是可以吃饭的地方,而不是你一定要进去吃东西、你超爱这间餐厅。
除了性爱之外,过往的创伤也可能让你变成没有界限的人(4,5,6 引自[1],p127):
- 总是当滥好人,并藉此寻求别人的认同**
- 难以拒绝别人
- 很努力很努力,因为担心自己如果哪一天不努力了,别人就不会爱你了
- 想挂电话却说不出口
- 想拒绝邀约却不好意思
- 别人轻蔑你,你却不反抗
如果你也是这样的人,该怎么办呢?碍于篇幅所限,这里将不细介绍设立界限的方式(被揍飞~),不过可以参阅下方注解有相关资源。
但界限不清还不是最痛苦的,更糟糕的是,你的家人根本不挺你,在家里,你不但没有感到支持,还倍感压力[20]??。
*男性的性器官生理反应(有没有勃起)与主观性兴奋(对该对象有感觉)重叠率只有 50%,女性则更低,只有 10%。换言之,当你的伴侣嘴巴上说不要,身体却很诚实时,你应该相信嘴巴(或郑重再确认),而不是相信身体硬上。想知道更多细节,可以参考这篇文章。
**如果你也有滥好人的困境,详参先前其他份简报,以及其他关于界限的书 [16][17][18][19]:认同上瘾症、你是滥好人吗
为何旁人无法理解:亲人的痛苦与必要支援
多年前我在一个演讲中,听到这样的一个案例:
女孩 11 岁那年被父亲性侵,长达 8 年,直到她搬离家去大学念书才终止。在这过程中她最不解的是,为什么妈妈都没伸出援手?一直到她被社工安置、安排出庭,妈妈还威胁她:你这个不孝女,等一下开庭敢讲话试试看!你把大家害得还不够惨吗?一定要家里被你搞到分崩离析你才开心是不是?
此外,所有的大人都联合起来串供,说她有心理疾患,常伴随妄想。你可以想见那女孩情何以堪,又多么绝望?
当年,在家人的高压下,连女孩自己也很犹豫:如果我说实话,就会害到我的家人,变成一个不孝的人;但如果我说谎,又对不起一直帮我的社工??。
不过,社工的一句话救了她:如果你说谎,这个家就真的不会崩裂吗?如果你妈妈真的爱你,她将要怀抱着罪恶感与秘密到坟墓里面,这样是真的孝顺吗?
于是,她鼓起勇气说了实情,爸爸被判刑,妈妈气到要跟她断绝母子关系,母女俩 10 多年都没说话。但到妈妈癌症病危的时候,那女孩(已经长大变 OL 了)赶到医院,妈妈才握着她的手说:阿母对不起你??。她听了百交集,为什么母亲选在这时才跟她和解?这样要恨、要讨,都来不及了??你一直想问,为什么家人不但不帮我,还帮坏人说话?为什么他们要视若无睹?他们到底在想什么?好多好多的疑问,在你心里生了根??。
下一张图,阿润告诉你,他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!
旁人的 5 种防卫方式
(此段落修改自[1],p.154-155)
那天以后,身边的人可能会跟你说这些话(我越看越气,所以自己加了OS)——
1. 否认:我身边不可能发生这种事
那个人绝不会做出这种事、你还是个孩子,不要紧的(这句听起来超气!)。
2. 容忍:这点小事就大肆挞伐,未免大惊小怪了吧?
那不过是他一时糊涂、你都这么大了,该放下了!、他还有光明的前途,你这不是要毁掉他吗?(怎么不想想他毁了谁?)。
3. 大事化小,小事化无:可是,你看起来还好,应该没问题吧?
可是你看起来没事(OS:说这句话的人真的很有事??。)、感觉你不怕男人(你又怎么知道?)。
4. 逃避:当事人不想提,要她说出来也太可怜了
逼她说出痛苦的回忆,太可怜了(现在这样就不可怜吗?)、忘记是最好的方法(我把你鸡鸡剁掉,你再来忘记好不好?)。
5. 偏见:自作自受、是当事人自己愿意的
是你主动诱惑的吧(所以是我的错罗?)、谁叫你穿这么曝露、你自己去倒贴人家的。
我还听过更毒舌的:谁叫你长得一副欠 x 样?(这句我真的听人说过,当下真的是白眼翻翻)、哎呀,他要 x 你就不错了啦,表示你有吸引力阿,想想多少人没人要??(这是跟非洲小孩没饭吃一样的概念吗?)、他真的跟你做喔?那他真的是亏大了(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??。)
所以,你身边的人之所以选择否认,一种可能是他不知如何反应,另一种可能是因为他被自己的迷思困住了,另一种可能是,他可能也有类似的经验,不想想起那件事,于是想要藉由眼睛业障重的方法来保护自己(可以回头看第 4 张简报)。
其实,光是谁叫你穿这么曝露的思考就值得省思,说话的人究竟是嗑了什么药才会内设因为你穿着暴露,给对方『机会』,所以他才会对你下手这种想法?
事实上,许多受害者被性侵前一刻穿着都是朴素的。
非洲大草原的比喻
类似的想法如:现在到处都是捡屍新闻,为什么还要把自己喝到那么醉?
这种留言,背后的意思其实是:她已知自己身为有吸引力的女人,去夜店喝到烂醉之后会面临被捡屍的危险,但依然这样做,所以才导致这样的悲惨遭遇。
我看过一个比喻,把这种论点背后的精神呈现得很贴切:
去非洲草原旅游的人,执意下车逗弄猛兽,最后被咬伤了,这难道是猛兽的责任吗?同样地,在知情的情况下把自己至于险地的女人,难道不需要负起一定责任?
听起来好像很合逻辑,但夜店并不是非洲大草原,我们之所以形成社会,是因为我们对人的信任。
而性侵,则瓦解了这份信任。
*此段引自[21]
如果你是受害者的家人
好啦,现在你已经知道了上面的种种迷思,倘若受害者愿意信任你,跟你说说他的故事,你真的知道可以跟他说些什么吗?
阿润提供了几种 NG 的用语以及 NG 的原因,你可以参考看看(下段整理修改自[1],p.158~159):
怎么可能?我不相信!
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在指责受害者。
他为什么要对你做那种事?你是不是做了什么?
这句话让受害者觉得遭受性暴力是咎由自取。
忘了吧!往前走。
人无法在遭受暴力后立刻抛开阴影,往前走。
你的心情我了解。
没遭受过性侵害的人不可能完全了解受害者的心情。
好可怜。
有些人讨厌别人同情自己。
我不能原谅对你做件事的人!
受害者会自责,其他人若谩骂加害者,反而容易让受害者想要袒护加害者,将所有过错揽在自己身上,或想办法平息别人的怒火。
而且若加害者是自己家人,当别人在骂加害者,受害者会觉得对方连自己也骂进去了。
你是不是误会了?他怎么可能做出那种事
受害者就是因为怀疑自己可能误会了,才向你说出一切。
大家都受伤了
(以下段落修改自[1],p.157)
其实,回过头来看,在这样的事件里面,大家都受伤了。阿润指出,我们必须理解以下几点:
- 性暴力与性游戏、合意性行为是两码子事
- 性暴力大多发生在有上下区别的权力关系中,使受害者不容易逃离
- 心灵也会受伤,自然会出现各种症状
- 只要因应方式正确,就能减轻症状
- 心理创伤不会因时间流逝而变好,必须妥善处理
- 修复内心深处的伤痕与时间长短无关
- 家人与受害者/加害者身边的人,也会因性暴力而受伤
你为什么这么做:如何面对性暴力加害者
了解身边旁观者否认的动机之后,并不代表你一定要原谅他们,因为原谅是条漫长的路(相关资源可参考[12][22][23])。
接下来,我们要试着理解性侵你的人在想什么(如果你还没准备好,可以跳过这张没关系,用你习惯的步调)。
你为什么这么做?为何找上我?我一直以为唯有加害者才能回答这个盘据在我心中已久的疑问。其实,加害者也不一定能回答你。学习性暴力加害者的相关知识后,我才知道懦弱与不成熟是构成加害行为的重要因素。
加害者会利用受害者并不讨厌、我又没杀死她种种说词正当化加害行为,为了消除自己的无力感和自卑感而性侵他人。」(引自[1],p.186)
或许,一直以来你在等待的就是一个答案、一个解释,说明当时他为何会做那件事。但你越是等待越是失望,因为他不是没有解释,就是认为我这样做没什么。但请记得一件事:他可以有很多解释,但伤害是事实,并且不能用任何藉口来逃脱他的责任。就像我一个朋友说的:
我曾经以为,我能够找到一个答案,让我变得释怀,当初的侵犯就可以烟消云散??但后来我发现我错了,我只是用不断地问『为什么』,来逃避、忽略、否认、遗忘这个已经发生的事实。只要一直问为什么,我就可以假装『他这样做一定有情有可原的理由』,可是他的回应只让我心碎:你看起来很想要阿?你又没有用力反抗??。
阿润说,其实你只要说出过去不敢说的话,完成过去做不到的事情,就是为自己转动停止的时钟。值得注意的是,绝对不要期待加害者承认自己做错事,对自己道歉或补偿。就算你要求的事情是正确的,无论提出多强烈的要求,我们都不可能改变别人。你能改变的只有你自己。用力让自己恢复,就能随着时间前进。(引自[1],p.188)。
如果你想透过要求对方道歉、解释来疗愈自己的伤口,那么很有可能,到他踏进棺材你都不一定等得到这一天。
这并不代表你不该去跟他讨理由、讨道歉,我想表达的是,如果你的信念是:他道歉之后我才能释怀,那么你等于把痊愈的权利交给了他来掌控。
过去这些日子,你已经失去了太多,唯有把疗愈的权力拿回来,你才能长出自己的力量!
最后,阿润将带你找回这份力量!
怎么做才能疗伤:复原的关键在于自己
那天以后,你觉得自己已经坏掉了、脏掉了、回不去了,再多的字句、理解、书籍,都无法改变你的感觉。
要怎么回到当初那个干净的自己?阿润提醒,与其说是恢复原状,不如说是再次成长,成为一个新的自己。(引自[1],p.240)
我有想过要去死,但站在大楼顶呼呼被风吹着的时候,我突然回过神来:为什么犯错的是他,但去死的却是我?我不甘心,所以又掉头回来,想着要怎么报复他。一位被前男友性侵的朋友跟我说。
所以你后来怎么报复他?我问她。后来,我其实没有去报复耶。我的身体已经被他弄脏了,不想再脏了我的手。我发现,就算是把他千刀万剐、剁成肉泥,也无法让时光倒流。后来我加入附近的教会,里面有一个姐妹跟我竟然有一样的经历,他那时的陪伴对我来说就像是悬崖边的稻草,救了我一命。
疗伤没有 SOP,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步调和节奏,给自己一些时间,就是最大的温柔。复原是一种选择([1],p.240),其中一个秘诀就在于:不再把痊愈的权利,留给对方来决定。
文末摘要
性侵害,一个都太多(1 is 2 many),没有人是局外人。阿润在最后说。
回首这条路,我们谈过了下面这七点:
- 我发生了什么事:理解性暴力
- 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:性暴力的影响与复原
- 为何会成瘾:性暴力的创伤与因应方法
- 什么是性创伤:意识到自己的界线
- 为何旁人无法理解:亲人的痛苦与必要支援
- 你为什么这么做:如何面对性暴力加害者
- 怎么做才能疗伤:复原的关键在于自己
谢谢你陪阿润和我走到这里,老实说面对性侵害议题,我并不是专家,或者说,没有人是专家。
那个伤,太痛、太大,深陷其中经常会被痛苦淹没,疏离逃避也无法把它赶走,幸好这本书提供了一些你可以做的事(p.241):
- 祈祷,寄托宗教信仰
- 参加自助团体:有类似经历的团体、在他们身上找回到原来我不孤单的普同感。
- 找人倾诉:可以找信任的家人、朋友或是心理师倾诉。
而如果你就是那个被倾诉的朋友,不要轻易地说出我懂你的感受,仅仅是做到不批判的陪伴,就是她最好的浮木。
请你相信,光是你在这件事,本身就很好。试想,如果你溺水时浮木救了你,突然开口叨念你怎么那么不小心掉到水里!,你应该会很无言薯条吧?
最后,我想说说我读完这本书的感觉。
结语
恭喜你勇敢地走到这边,这一路走来真的是不容易,也是我第一次做简报,从头到尾都没有搞笑的一次。我一直觉得,性暴力破坏的不只是身体,而是你对人的信任、以及对自己身体自主控制权的怀疑。
那种不管怎么做都无改变现状的习得无助感,从那天起就一直笼罩你,像是牢狱。正因为这个议题如此严肃和哀伤,所以才需要大家一起来正视,请分享给关心你却不懂你痛的朋友,让这份简报代替你说出一些一直难以启齿的话。
其实,书里面还有更多阿润的勇气故事,血泪交杂,包括她失败的谘商经验、想喝尿的慾望、想死、想杀人、恐惧性爱、挖到父亲的阴影、对母亲的怨恨等等??
为了不影响大家阅读的兴致,我尽量回避自传故事的部份,但相较于简报的理论知识,书中的亲身经历可能更贴近你、更让你有面对的动力。
此外,由于这本书是翻译书,所以书中一些相关资源可能不适用于中国的朋友,我整理部分如下,也欢迎大家补充:
- 晚晴
- 家暴防治中心
- 现代妇女基金会
然后,我也想轻轻地对你说:
是阿,或许那件事发生之后,你不再是你;或许再也回不到洁白无暇的过去;但尽管如此,你还是可以自由选择回首过去、停留、甚至向前走;你还是可以选择原谅或不原谅,放下或不放下,诉说或不诉说。
此去经年,你拥有对自己的选择权,不必再活在别人的期待和束缚里。
p.s.碍于篇幅,本文未讨论到加害者,不过加害者同样也有他们的议题与心理状态,同时也可能需要治疗。
如果你对此部份有兴趣,或者你本身就曾是加害者/行为人,那么最后有附上一些参考文献[24-27],或许可以去翻找来读一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