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|Cyte
转载自公号:KnowYourself(ID:knowyourself2015)
公号简介:关注自我和内心,觉察即自由。

不知道 不明了 不想要 为什么 我的心 明明是想靠近 却孤单到黎明

不打扰 是我的温柔——

  • 在忙吗?
  • 我想了很久,还是决定告诉你
  • 我喜欢你
  • 就是跟你说一声

一个好友给我传来她的聊天记录截图,她终于给喜欢了很久的心动男孩表白了。我正想问她对方怎么回,她又向我发来了:

  • 啊啊啊啊啊啊!他会不会回我啊?
  • 其实已经过去半个小时了,他还没回,我就知道他不喜欢我
  • 可是他还没回我啊,他是不是真的在忙啊?我还是不要打扰他了
  • 算了,我还是再去传个贴图给他吧

但事实上,她并没有传什么贴图,而是追加了一句:

  • 没事,不用回我

看到这样的截图,我一时无语。决定为这个朋友写一篇文章。

你也是我朋友这样的人吗?表面上说没事,其实脑内小剧场很活跃。对于互动对象的真实态度,你明明是在等待中忐忑不安,却表现得毫不在意。

这种复杂的心情让你在关系中备受煎熬,但下一次,你还是忍不住回了那句没事,不用回我。为什么会这样?

来看今天的文章。

图片|Photo by Mollie Defibaugh on Unsplash

这种现象从何而来?

众所周知,没事,不用回我这样的话,不会出现在我们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。

John Suler 博士指出,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,人际互动越来越多以线上文本交流实现。我们必须承认:人们进入了一个文本关系(text relationships)时代。

在文本关系特有的延迟反应(delayed reaction)中,对方可能不会即时回覆你。失去了即时反馈的人际互动,很可能会对人们持续表达的意向产生影响(Suler, 2011)。

这就相当于在面对面的时候,一个人说完,另一个人的回覆被暂停了。一方面,我们自己会倾向更情绪化的冲动表达。另一方面,我们也想逃避来自对方同样私人和情绪化的消息,来让自己感到安全。

在线临床心理谘询师 Kali Munro 把这种现象称为情绪肇事逃逸(emotional hit and run)。

比如,你扔下一句我喜欢你或我生气了,轻易地把情绪撞向对方,留下一句没事,不用回我,匆忙掩盖情绪,离开事故现场。

抛开互联网这个情境,当我们不停地想着他会不会回我、他什么时候才会回我,这些无法停止的脑内小剧场其实是侵入性想法(intrusive thoughts)。

有些想法我们不想要,但还会无缘无故浮现在我们脑海中,且难以摆脱。这是一种正常现象。研究显示,94% 的人每天都会或多或少地体验到侵入性想法(Moulding et al., 2014)。

但是,当侵入性想法变成一种痴迷性的(obsessive)念头时,就会对我们造成损害,主要体现在对我们的正常功能产生负面影响。

在我朋友这里,不断猜测对方会不会回覆,就是一种痴迷性的侵入性念头,让她在这段时间里丧失了做一切其他事情的动力。

每个人对于认知闭合的需求不同,所谓认知闭合,指的是赶紧对眼前不确定的场景下一个定论,从而让自己停止猜测。

我这个朋友对于认知闭合的需求就很高,因此当这样入侵性的念头出现的时候,她需要主动做一些事情,让眼前不确定的局面变成确定无疑的,从而结束侵入性念头对自己的伤害。她选择的方式就是主动说没事,不用回我了。

图片|Photo byR&D VISUALSonPIXTA

什么样的人更经常这样说?

1. 恐惧型依恋的人

研究显示,具有高回避和高焦虑特点的依恋类型与痴迷性想法相关(Doron et al., 2009)。

在成人依恋类型中,恐惧型依恋的回避亲密和焦虑被弃程度都很高。他们期待但又恐惧亲密,这种矛盾的心态驱使他们在亲密关系中想主动靠近,但又害怕被拒絶和欺骗,所以还是不愿与人亲近。

所以即使对方回覆积极询问,别扭的他们还是会坚持说着没事。

2. 无法忍受不确定的人

Freeston 等人提出了无法容忍不确定的程度(the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, 简称 IU)的概念。它影响着不确定和担心/焦虑之间的相互关系(Carleton, 2007),被用来衡量我们对不确定的容忍度。

对于 IU 高的人群,他们对不确定的容忍度较低,更容易感到焦虑。他们会脑补出很多可能性,比如他不喜欢我了、他想和我保持距离等等让自己产生威胁感的猜测。

在这种想像中的危险情形下,他们会强烈渴望寻求确定性的答案(Kruglanski, Webster & Klem, 1993),因此更倾向说出没事,不用回我。从某种程度上,他们暂时给自己制造了一种不回的确定性,来抵抗千万种的不确定性。

说没事,不用回我背后的一个微妙动机

你企图在关系中主动支配自己被遗弃的状态。

如果对方不回,你就相当于陷入了被遗弃的状态。

Claudia Black 博士认为,情感上的遗弃(emotional abandonment)常源于童年时期,一个孩子的情感需求常被父母忽略或拒絶。

那么,面对被遗弃,孩子能怎么办呢?

弗洛伊德观察到 18 个月大的孩子会玩fort/da游戏:母亲不在时,孩子拿着用细线拴着的木轴,把木轴扔出去直到看不见的时候喊着fort(德语意为去/不见/消失),然后拉回来时兴高采烈地喊da(德语意为来/在那儿)。

儿童通过重演这个消失与复现(disappearance and return)的游戏,象徵着自己在与母亲被动的关系中占据主动,以此补偿母亲缺席时自己被遗弃的焦虑。

当人们在关系的摆荡中说出没事,不用回我,就好比孩子扔出了那个木轴。这样一来,我们好像掌握了一种主动性:即使面临对方不回覆的现实,也是因为我们主动先说了不用回。

于是,被遗弃不再像童年时那样让人无能为力;我们重获了一种尝试找回主动权的可能。

图片|Photo by Micha? Parzuchowski on Unsplash

如果你不是没事该怎么办?

1. 应对侵入性想法

很多时候,这句没事是说给自己听的。我们以为说完就不会再想,结果那些想法却更顽固了。比如,我告诉你,不要去想一只白色的熊。相信你脑海中已经浮现了白熊的样子。

这就是 Daniel Wegner(1994)根据白熊实验提出的讽刺进程理论(Ironic Process Theory):你越是压抑某个想法,它就越会冒出来。

因此,首先不要试图对抗或避免它,或许你可以尝试以下两种方法:

  • 给想法创造空间距离:

我正在想的是______。然后把你的想法填入那个空缺,比如我正在想『他会回我吗』。

这样的过程最好是通过书写和朗读进行,你会发现你成为了自己想法的观察者而不是参与者,与想法腾出了一点空间和距离,原来想法也不过是一些词句而已。
  • 挑战想法的真实性:

试着挑战你想法的真实性,尤其是那些消极想法,比如他不回我是因为讨厌我。你找得到客观证据来证实这个想法吗?

如果很难找到,你可以根据事实开始调整你的想法,比如他正在工作,所以不回我可能是在忙。

2. 练习真实的自我表达

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嘴上说着没事,心里却暗潮汹涌,那么你可能不太擅长真实的自我表达。这样的窘境可能会影响你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。

其实,自我表达能力是可以通过练习提升的,以下是锻链自我表达能力的 5 元素表单,你可以随时进行练习:

自身体验的 5 元素

过去式或现在式

运用我作为主语的 5 种信息,帮别人更好地了解我

时间

1. 我看到/听到/做出/想起/什么行动/事件/感觉?(不含评价的事实)

我看到/听到/做出/想起??

从过去到现在

2. 我对那些行为或事件有什么样的情绪?(开心、悲伤、焦虑、沮丧、骄傲、遗憾、羞愧、感激等情绪)

我感觉??

从过去到现在

3. 我的什么解释/评价/想法/希望/需求/幻想唤起和支撑我的感觉?

因为我??

从过去到现在

4. 现在,我想要什么行动/信息/讨论/帮助/承诺?

现在,我想要??(可实行的)

从现在到未来

5. 我认为该行动/讨论/信息/承诺会带来什么样的积极结果/自我实现?

??这样我就可以??这样我们就可以??为了我/我们??

从现在到未来

最后,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段子:

当你问别人你没事吧?别人回答我没事,其实是有事。

而当你问没事吧?别人一脸懵地回答什么?那才是真的没事。

希望你在人际互动中,能以真实的自我与外界互动。既不过分依赖对方以获取安全感,也无需远离他人来掩饰自己的焦虑,获得属于你的人际关系中的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