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小孩2岁以前,大多父母都会觉得自己的小孩是天使:个性稳定、好操控!但2岁~5岁这段学习独立、发展自我意识的期间,父母与小孩的冲突加剧。小孩们开始有自己的想法,而且行动更灵活、力气更大,甚至耐久力更持久,父母如果想和他们硬碰硬,最后只能两败俱伤。

但某些习惯、行为养成又只能在这时候教导,再不教就错过黄金期,长大会被人说没家教!为此,妞编辑要跟各位介绍一个超好用的小道具《我的努力存摺》

存摺上有日期、事项跟表现,所有的代办事项都非常有系统。有完成父母交办事项就加分、不乖就扣分,跟存摺里存钱、扣钱的机制一样。许多父母会以一个礼拜、一个月为周期,纪录孩子的积分、决定要不要给予奖励。

这种正式记帐的机制看起来有模有样,多了点正式感,能够让大人小朋友严肃看待。而且效果还蛮显着的喔~而这种存摺除了在母婴网络购物平台贩售,爸妈们还可以自己做一本宝贝专属的小本本!(上面写名字、贴照片)

要求小孩做事,除了这种赏罚分明的机制,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小孩自动自发的习惯,但难免会碰到小孩就是讲不听、耍赖的时候。这时候有什么沟通秘诀、心法吗?妞编辑很喜欢的一位亲子部落客《番茄家的妈妈是爸爸》近日就分享他自己是如何发展出一套:温和让5岁小孩完成待办事项的方法,妞编辑也觉得很值得跟妈妈们分享。

1. 一起订计画

家是大家的,家事当然不能只有妈妈做;但同样的,该做哪些家事也不是妈妈说了算~应该要大家一起讨论、订计画。等小孩大一点,对家事比较有概念后,父母就可以跟小孩一起讨论他能参与哪些事物,并什么时候完成!

例如小朋友可以帮忙铺床、自己整理好玩具、整理鞋子,而且觉得睡前把东西收好,她心情会比较好,那就要要求他都要做到。如果可以每天做当然最好,但如果偶尔偷懒也没关系,解决办法可以继续往下看第2点喔~

2. 多一点弹性

孩童的专注力本来就不够,很容易被其他更好玩的事情吸引注意力,尤其对小孩而言做不做家事对他们根本无关痛痒(反正不会影响到他玩乐),因此常会发生拖延、耍赖的情形。(其实这种情形也会发生在老公身上:觉得洗碗、倒垃圾、打扫厕所都没有比打电动重要,为什么非要现在做?)

所以番茄妈妈就改变自己的心态,认为:重要的是持之以恒,不用每天做,但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做就很棒了。因此番茄妈妈将每日待办事项的期限拉长到每周,今天不做没关系,反正之后还有机会。而且每周都有大致打扫整理,家里也不会太乱~小朋友也不会每天都被妈妈叫去做家事,不爽的心情也大幅降低。如此转念后,亲子间的冲突果然降低了不少,小孩也更乐意去打扫。

3. 爸妈一起帮忙

当小朋友剧烈抗拒,父母也觉得不可以再拖的时候,就稍微妥协一点点吧!番茄妈妈会跟小孩说:我知道你很想赶快去玩,所以为了加快速度,我们一起分工、一起做吧!有了父母的妥协与帮忙,小孩做事的意愿也会增加不少,而且效率也会变快!重要的是小孩也有参与家庭事务。

在番茄妈妈的分享中也有提到小孩不肯做家事的其他原因。有时候是真的贪玩、不想做,有时候却是容易感到挫折、不知道从何下手,例如他可能是觉得玩具太乱,不知道该怎么分类,但如果父母有告知办法,小孩就可以自行完成。所以父母还是要知道小孩不肯做的原因,对症下药后再引导,而不是一昧地要求、惩罚,这样反而会造成反效果。

要培养一个习惯真的很不容易,有时候大人也没办法做到完美,所以当我们在要求小孩的时候,不妨也多一点弹性、少给自己一点压力吧~

你不孤单!你担心的、伤心的、焦虑的我们都懂。

快来加入私密社团妈妈妞真心话,一个属于妈妈们的交流小天地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