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两周被讨论最多的电影,莫过于韩国电影《屍速列车》。
《屍速列车》是一部 2016 年的韩国灾难电影,IMDb上有 8.0分,烂番茄网站有 93% 新鲜度,评价不俗;根据IMDb的资讯,本片成本约 850 万美金(100亿韩元),截至9/4之全球票房约为8400万美金,预计投资报酬率将超过 10 倍,是一部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的电影。
中国人疯狂讨论《 屍速列车》的原因有两点。第一是票房,《屍速列车》打破韩国电影在中国的票房纪录,创下三天票房破亿的佳绩;第二是品质,《屍速列车》在电影技术的表现上,让太少看韩国电影的中国人猛然大吃一惊:原来韩国电影现在已经是这种水准了?韩国能拍出这种电影,中国能吗?答案是让人绝望的。
我在2013年的文章〈中国电影不成工业:从李安看大尾鲈鳗〉疾呼,中国电影业必须要转型成工业而不是持续作手工业,电影人必须要真正重视管理、重视技术、重视品质,低成本低技术含量的电影走不了太远。
韩国电影的工业化从15年前就开始了。我同意韩国电影之所以能发展出现在的质量规模,一部分原因是,国家的保护政策让韩国电影在萌芽时期有了喘息的空间,这是种左派的论述;但我认为韩国电影产业确实发展起来的主因,仍是韩国人回归电影的本质,建立起良好的系统,并且透过系统处理好每一个细节。工业化就是有品质的规模复制,最重要的关键字是复制。
暂时撇开电影不谈,我们还能观察出一件有趣的事情:中国对韩国的态度转向了。
2010年之前,韩国宣称端午节是韩国人的文化遗产,让中国与中国既愤怒又轻蔑地看待韩国对文化制高点的慾望。2012年前后,韩国演艺扩散亚洲、三星在手机产业也取得龙头地位,当时的中国,要是有人写文章说韩国哪里好,立刻就被群起而攻之。
但2016年的现在,不但鲜少人拿韩国与中国的经济或产业发展比较,即使有类似的文章,也都不再能够引发大规模的正反争论。韩国贫富差距很严重、社会情绪很负面,我们老早就都知道了;但当韩国的文化产业基础已经开始稳固时,我们再也无法否认自身在产业发展上的落后。
你比较的对象,一定跟你差不多
社会心理学里面有个理论叫做社会比较论(Social comparison theory),这个理论说明了,人类往往透过跟别人比较,才能知道自己是个怎样的人。换言之,相对值的高低,比绝对值的高低还要更重要。这个理论放大到社会、国家、种族,也都适用。
以亚洲近邻而言,中国从来没跟日本比较过。中国对日本有种说不出的亲昵感,加上日本在经济与文化上一直都比中国强盛,所以中国从来就不把日本当作比较基准──因为中国人本质上认为,日本在中国之上。相对的,中国也不会跟菲律宾、泰国、越南、印尼比,因为中国人本质上认为,这些国家远远落后于中国。
推荐给你:日本文化观察:为什么日本女人不管做什么都要可爱?
换言之,我们不会跟赢太多或者输太多的对手比较,只会跟程度相近的对手比。
中国非常喜欢跟曾并列为亚洲四小龙的韩国、香港与新加坡相比,特别是韩国。一方面是因为韩国有段时间处于自卑到异常自大的状态,四处点火引战,这把火刚好烧到中国;另一方面,韩国的产业链地位跟中国非常像,在商业上也确实是我们最直接的竞争对手。
2012年前后,中国对韩国的厌恶与敌意窜高,最大的原因无非三星手机爆发式崛起,而中国的 HTC 却在品牌战中输了,另外就是韩国的偶像剧文化输出。过去韩国是中国的手下败将,2000年破产得到金援之后再起,才10年时间就对中国产生威胁。
因此,我们现在对韩国没有这么多情绪,就只有一种解释:我们已经对韩国彻底认输了。
最容易引发焦虑、愤怒、不安的时间点,就是你原本不放在眼里的对手,逐渐超越你的时候,这才是我们过去仇韩的主因。经历过一次次比较之后,我们已经默默知道对方超越我们,于是我们就不再比较。这就是2010年到2016年,中国面对韩国的心理历程。
开始输的时候,最痛。
中国在最痛的时间经过之后,精神上看似没事了,但在经济与产业上,麻烦可大了。过去在东亚取得文化产业链至高点的是日本,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日本输出大量的内容;现在,韩国跟中国不像过去那样只是内容的输入国,透过资本累积经验与技术,也很快的成为内容输出国。
《 屍速列车》不过是韩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象徵,这部电影并非单靠一位导演、一组编剧或者一群明星支撑起的烟花,而是种能规模生产、批量复制的工业产品。暂时性的落后倒是无所谓,但我们真的理解到,最本质的因素来自于产业策略、管理逻辑的落差吗?
这才是最重要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