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Lily

Coco Chanel 曾说过:不擦香水的女人没有未来。。

身在全球时尚枢纽之一——伦敦,这里的人们把这句话的精神实施的很透彻。

拥挤的地铁和繁忙的街道从来不缺少各式气味,男式的古龙水,女式的花果香,又或者是街坊烘焙坊传出的麦香,身旁路人的尼古丁味,各种反差强烈的味道,在同一个空间交织在一起刺激你我的嗅觉。

伦敦的气味是混乱却多彩,是迷人却容易使人上瘾的。对这里的人而言,喷香水,是种礼貌,也是无声表达自我的另一种方式。

在英语,擦香水用的动词是——wear,翻成中文是穿,就像身上的衣物一样出门时不可或缺。对大部分亚洲人而言,香水可能只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才会派上用场,但也许在某个惬意的午后,去挑选一款适合自己的香水,开始试着用另一种低调却不可抗拒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存在。

初到英国时,我对身旁几乎每位同学都擦有香水的行为感到讶异,毕竟在我心中的中国校园,上课擦香水是一件有些夸张的行为,别说没有这个习惯,连参加重要场合,我都是借妈妈的喷,来到伦敦前,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瓶香水是我从未考虑过的事,说到这,来自欧洲各地的同学们更讶异了,尤其是对借别人的香水喷这种行为感到不解。

他们说:香味可以表达出你的个性,或者你的人格特质,这些是没办法借的。。

出于好奇心,我从使用香水的习惯前后访问了同年纪中国和欧洲的朋友,来自欧洲的朋友大多拥有两瓶甚至更多的香水,配合场合与时间,会搭配不同的香水,几乎是天天喷,中国的朋友大多只有一瓶或没有,大部分在重要场合时间才喷。也许是气候加上历史发展,才会有如此明显的差别,但不得不说,这边的人们对身上的香味十分执着。

卢梭:嗅觉是记忆和欲望的感觉。。

有没有那样的一个人,在你的回忆中,最先想起的不是他的穿着,不是他的妆容,而是散发在空气中似有似无的气味。

根据研究,人对于嗅觉的记忆会比视觉和听觉来得更长久,一阵味道,足以唤起尘封在许久之前的回忆。后来在同学的怂恿下,我来到伦敦知名的香水店,挑选我人生的第一罐香水,在我的嗅觉快被各式各样的香味麻木时,我终于闻到心仪的味道。

第一天喷上时,我才发现这味道不是一般的熟悉,它曾出现在我很遥远的记忆中,直到香味快散去时,我才想起,这是好久以前,我还只是个小学生时,妈妈每天睡前用的精油味,也许是亲切感使然,我无意识的选中自己年幼在中国回忆中的味道。

比起浪漫醉人的花香、活泼甜美的果香,我更喜爱天然似有似无的草本香味。也许它没那么吸引人又充满魅力,但却令我感到无比的自在放松,在这五花八门的现代都市气味中,能从自己身上找到一丝大自然的清新。